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部 > 学部动态

研学行走润成长,实践育人启新篇丨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小学部春季研学实践活动

来源:清华附中文昌学校 | 日期:2025年04月15日 | 浏览:

读万卷书启智,行万里路修身。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小学部于2025年4月8日至9日开展了一场分年级、分主题的研学实践。从自然探索到文化传承,从团队协作到劳动教育,六个年级的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独特成长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场景,让成长扎根实践沃土。

图集丨部分班级合照

清晨的天鹅湖动物基地里,一年级萌娃们开启了一场“动物百科全书”之旅。在导游的引导下,他们屏息观察优雅的天鹅群,近距离接触蹦跳的袋鼠、悠然踱步的象龟与温顺的水豚时,同学们惊叹连连:“原来袋鼠的尾巴能当凳子坐!”“象龟的壳像移动的房子!”这些画面一一呈现在同学们眼前,让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奇妙有了更深的感受。

同学们正专注地体验非遗文化孔雀毛笔制作,在工艺师傅的示范指导下,小心翼翼挑选孔雀羽毛,学习传统捆扎技法,将羽毛与笔杆细致固定。

研学导师以互动问答形式,引导他们记录动物习性,将观察转化为认知,用童趣语言复述知识——自然的启蒙,在这一刻悄然发生。

图集丨部分班级合照

二年级的小探险家们带着好奇心走进天鹅湖动物园,开启了一场与动物朋友的欢乐约会。

流光溢彩的孔雀翎化身“非遗课堂”教具,同学们围坐成圈,跟随老师学习“选羽-脱脂-扎笔”的制笔古法。

下午的龙泉乡园农耕基地,萌娃们挥动小铲子翻土、播撒菜种、提桶浇水,田间此起彼伏的稚嫩童声:“种子埋多深才会发芽?”“需要浇多少水?”泥土沾满双手,却种下了“粒粒皆辛苦”的生命教育种子。

图集丨部分班级合照

三四年级的研学主场设在铭投山庄,这是一场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挑战。真人CS对抗赛中,同学们头戴战术头盔,在战壕间穿梭协作:“你掩护!我冲锋!”“注意三点钟方向!”攻防之间,团队信任悄然建立。研学实践

在潭丰洋湿地课堂,同学们跟随导师探索“地球之肾”的奥秘,导师通过模型演示,讲解红树林净化海水、招潮蟹如何维持生态平衡。这堂沉浸式自然课,让环保理念在学生心里悄然扎根。

午后转入文化体验环节,在扎染区同学们将白布用皮筋捆扎后浸入天然植物染料,了解“扎染三绞法”历史渊源。

在南洋芋头饼制作区甜香弥漫。揉面、包馅、煎制……同学们在师傅指导下复刻华侨乡愁滋味。

图集丨班级合照

踏入海控瑶城国创馆,就像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五年级的同学们瞬间被拉回千年前苏东坡的传奇岁月,墙壁上的文字图片生动展现了东坡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

靛蓝色染缸前,扎染导师以“不用画笔的彩虹”为引,教同学们用皮筋、木夹在棉布上创造纹样。当浸染的布匹展开瞬间,独一无二的蓝白图案引发阵阵欢呼:“褶皱里藏着宇宙星云!”

在传统美食工坊,蒸糯米、捣米浆、塑造型……一个个造型独特的糯米糕诞生啦!

礼图集丨班级合照

六年级学子走进演丰耕读农庄,在土地与灶台间完成小学阶段“成长礼”。他们挥锄挖地瓜,指尖触碰泥土的湿润与温暖;跟着老农学习种苗时,弯腰的弧度里藏着对“汗滴禾下土”的顿悟。

此外还展开了一场“飞行原理”科普课,同学们分组组装简易滑翔机,通过调节机翼角度观察飞行轨迹变化。在一次次试飞调试中,科学的种子随着纸飞机一起翱翔起飞。

艺术工坊中,学生正用咖啡渣创作生态画作,指尖沾着咖啡醇香,勾勒出稻田山峦等田园景象。

土灶里的柴火噼啪作响,他们化身“小厨神”,拾柴生火、洗菜切肉、大锅翻炒,开启了一场充满烟火气的野炊实践。

当亲手烹制的菜肴端上桌,同学们捧着饭碗大快朵颐笑得格外灿烂。用劳动换来的美食,不仅包含成就感的香甜,更蕴含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感悟。

研学筑梦启征程,探索求知向未来。它为同学们打开了观察自然、探索历史、实践农耕的窗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探索与求知的种子。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宝贵经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持续拓展视野、磨砺品格,助力同学们在成长道路上大步前行,拥抱更加广阔的天地!

文字:小学部各年级组长

图片:小学部教师

编辑:韩金玲

审核:吴巧 覃茂铖 文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