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培训

文昌学校新教师赴京培训简报第九期

来源: | 日期:2018年12月19日 | 浏览:

传承弘扬清华精神 团结协作开拓前行

文昌学校新教师赴京培训简报第九期

第九周的学习培训中,在清华附中跟岗学习的文昌学校老师们在文昌学校筹建办主任徐慧琳、副主任韩文和的带领下,前往清华大学及清华附中一体化学校参观学习,最后一个星期的学习,老师们比以往更加珍惜。

79日,文昌学校老师在徐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清华附中校史馆、高研实验室、实验楼、标本馆和图书馆。

老师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聚集在校史馆门口。跨入校史馆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为领袖人才奠基”七个大字。表明清华附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着教育使命,有着名校的担当!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校史馆记录着清华附中前进的足迹。老师们驻足于刘延东等不同时期校友的题词墨宝前赞叹不已,感受到了校友们对母校深情的关心和祝福。1915年,作为清华大学教职员工的子弟学校,成志学校始建于清华园。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成志学校初中部与燕京大学附校初中部合并,成立清华大学附设中学。1960年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并沿用至今。在参观过程中徐主任脉络清晰,如数家珍地介绍了清华大学附属学校的历史沿革,她了解每张照片背后蕴藏的故事,历史在她的讲解中鲜活起来,有了动态,有了温度。

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在校史馆见到许多反映清华附中教育教学、学生活动和校舍校貌的珍贵图片资料;在徐主任的详细讲解下,老师们对图片资料背后为附中辛勤付出的人物肃然起敬,他们在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发黄的报纸书本前听徐主任话当年,又在一座座奖杯、荣誉证书前感叹历史憧憬未来。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老师们脸上都展现出成为清华附中这个大家庭一员的自豪之情。

随后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参观了高研实验室、实验楼,创客空间等基地,每一处都让老师们眼界大开。有的实验器具老师们都叫不上名,可清华附中的孩子们却能用这些实验器具自主研发出成果来展示。

 

国学长廊让人耳目一新。清华附中利用教学楼走廊过道,在长廊,柱体、宣传板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国学经典内容一一展现。漫步在国学长廊,文昌学校的老师们被国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深深吸引。国学长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老师们在感慨的同时也希望文昌学校也有类似的文化建设,真正做到环境育人。

到了标本馆,老师们看到各种野生动物时欣喜万分,恨不得多停留些时间细细观看。标本馆内有贝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海洋生物和植物等展区。馆内收藏有极地、湿地、森林、草原、沙漠、海洋、天空等各类实体动物的标本,如北极熊、老虎、大雁等。这个标本馆是徐主任亲自参与建设的。她介绍说,清华附中标本馆与一般标本馆不同,它以“天道衡平”为主题,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心来设计建设的。 

饱览了珍奇的标本,老师们继续到图书馆参观。清华附中的图书馆是北京市中学里规模较大,软硬件设施较完善的图书馆。徐主任介绍道:“‘图书馆’三字就是王殿军校长亲笔所写。王校长书法造诣深厚,老师们要向王校长学习,回去好好练练书法。”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对王殿军校长的书法赞叹不已!图书馆为附中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充足的图书信息服务。“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关于天赐的诗》)美好的图书馆就应像清华附中本部这个样子。文昌学校今后也要努力创办如此一个书香浓郁的图书馆!

79日下午14:30文昌学校中学部培训教师的周总结会议在清华附中培训中心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学科计划和班主任计划设想。

徐慧琳主任对会议进行总结:文昌学校的老师们这段时间都在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思考要化为现实。比如语文教学教会学生读散文小说要怎么操作?推荐什么样的书单?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举一反三?各科教材教辅要怎么用?体育方面如何发挥海南人身体优势等等。徐主任还提出开学后备好起始课,至少要提前备好一星期的课的要求。徐主任强调我们要修炼内功——读书,读学科的书和教育学心理学的书。她说,希望我们文昌学校的老师比别人读书读得多,成为各个学科的读书人。文昌学校的老师们要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建设好文昌学校,为文昌的教育尽心尽力,为祖国基础教育奉献发光!

710日上午9点,中学老师在培训楼二层会议室参加《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培训,培训由清华附中网络中心的李天爽老师主讲。内容分四点展开,第一点,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面对质性与量化、统一和个性、真实性和科学性、全面与负担等四个难点,评价系统是把过程记录下来电子化实施公式。第二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对学生行为进行记录,此系统参与主体多元、评价维度多元、评价结果多元、发展趋向多元,最终实现“记录在中学,收益在学生,谁使用谁评价”。第三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内容是9个模块——“柜子”,46个维度——“抽屉”,评价内容分门别类,个性需求动态量化,诚信提交诚信说明。最后李老师说,这个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得到了领导的关注与社会的支持。在之后的互动环节,老师们积极提出了这个系统能不能够支持手机使用,有多少高校认可,在海南是不是能够推行等问题。通过培训,文昌学校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充分了解到“清中诚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引导促进激励学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促进家校之间实时沟通,对学校管理的推动作用。

710日下午三点,文昌学校中小学所有老师在韩文和副主任的带领下到清华附中本部心理教室A508进行团队建设培训。清华附中专业心理老师陈明秋组织大家进行“破冰之滚雪球”“我的苹果”和“撕纸游戏”三个活动。活动结束,韩主任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陈老师的感谢,她说:“各位老师在轻松愉悦的体验活动中领略了教育教学的真谛,并引发了很多思考。相信大家在一定收获满满!”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对这次心理活动赞不绝口。

711日上午9点,文昌学校的中学老师在徐慧琳主任的带领下,乘车到清华附中奥森校区参观学习。奥森校区的陈主任介绍了该校的基本情况。门厅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活动的记录,老师们都在细心查看“取经”。

随后,老师们参观了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实验室既干净又简约,而且设计处处体现人文情怀。奥森校区的陈主任给文昌学校的老师们介绍实验室由专业的实验员管理,尤其是化学药品库存放的事项更需要注意。老师们参观了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在公共区域有吹风机、洗衣机等生活设施,居住环境洁净美好。计算机教室、机器人教室、3D打印实验室等设施让老师接触了最先进的科学教育课程,老师们受到很大启发。露天的大型体育场映月球场在雨中静静沉思着。“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图书馆阅览室是一所学校文化底蕴的担当,各种人性化的桌椅板凳摆放体现设计者的匠心,合理的借阅制度表现出管理者的用心。随后,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到餐厅参观。教职工餐厅可以自取咖啡,午餐自助,提倡少取勤拿,拒绝浪费。老师们不仅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午餐,还学习到了奥森校区先进的管理经验。

下午,文昌学校的中学老师在徐慧琳主任的带领下,乘车到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参观学习。一进入校园,老师们看到了教学楼外的字屏“欢迎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到校参观”字样,令人感动又亲切!奥森和将台校区朱建宏校长亲自迎接各位老师。老师们被将台路校区的室内健身房所吸引。那一辆辆动感单车和众多运动器材是为室内活动而配备的。参观阶梯教室时,朱校长向文昌学校的老师们介绍了纳米涂料墙,朱校长亲自书写了“清华附中欢迎您”,徐主任也板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两位领导激情诵诗,老师们不禁拍手叫好。合班教室、楼道图书角、办公室、开水间、宿舍24小时淋浴间等细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外在体现。在图书馆,朱校长亲自演示自动借阅图书过程,可以想象学生在这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自助借还书,是多么方便!移步到实验楼,老师们眼界大开:化学实验室几乎毫无化学试剂气味,生物实验室有高端显微镜等机器,通用技术教室摆放各种学生手工制作作品,力学实验室有各种物理学科器材,影视传媒中心学生电视台有隔音板提词器,国画教室布置得简约古朴,美术教室装裱着学生作品,计算机教室宛如高科技科幻电影场景,创客教室有3D打印机、激光雕刻切割机等高科技机器,服装设计室有制作衣服的机器,舞蹈教室有敞亮的空间……在书法教室里,朱校长现场展示软笔书法,令老师们自愧不如;在音乐教室,音乐老师高黄宝钢琴试音,大家细心聆听。再次回到门厅时,朱校长对着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感慨激昂地说,“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参观完毕,老师们齐聚会议室。首先观看将台路校区宣传片,老师们在参观了学校之后对影像资料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之后便是交流环节。德育董主任从常规管理和德育课程建设进行介绍,具体到德育基础课、共青团特色课、生涯发展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等课程。朱校长结合将台路校区的情况谈了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要考虑到职业体验和兴趣爱好的匹配。学生学科中有什么潜能?职业上怎么选择?这些都是学校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体现。徐主任总结发言表达了对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领导的感谢!她说道,“到这儿就跟家一样,觉得特别温暖。文昌学校是清华附中血统,希望我们共同奋斗实现教育理想!会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201879-11日,文昌学校小学部的各位培训老师在韩文和副主任带领下,参加了清华附中上地小学举行的自强教育研讨会。上地小学的班主任分享了带班经验,各教研组组长总结了学期工作,文昌学校的老师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虚心向上地小学的老师学习优秀的经验,打算将所学到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灵活变通地运用。上地小学的老师还以学科组为小组,讨论新学期的教学期待,提出教育愿景,预设即将出现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式。在11日的活动中,策划出下个学期的全校性活动预案,让教师积极讨论,提出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地小学这种集思广益,发挥集体力量来办活动的方式,有助于学校活动的顺利举行,让下学期的活动能更加丰富多彩。这种活动,文昌学校的老师们觉得耳目一新,获得了学校今后活动开展方面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韩文和副主任在研讨会上代表文昌学校发言,她说:“老师们身上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老师们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达到育人的目标,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她向老师们推荐“道德两难情境”等相关主题的书籍。并希望各老师能多读经典的书目,带着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鉴赏作品。

翻开泛黄书页,寻觅历史印记。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在徐慧琳主任和韩文和副主任的带领下,712日上午9:00参观清华校史馆。这个校史馆是由清华附中校友赵伟国以个人名义捐赠建设的。一进门便看到赵培炎的《祖国山河》图。大堂沿途展出校友捐赠的精品。文昌学校的老师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看着展板的介绍,对清华大学历史的敬畏感随着了解的深入越发增强。走进一楼展厅的大门,迎面就是展览大厅的前言,这个前言不仅高度概括了百年历史,而且造型也非常别致。它是一块铜铸的“时光毯”,一路延伸,像红毯,似卷轴,向上伸延,缓缓打开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百年清华”展览总体呈现出一种U字型结构,老师们跟着讲解员进行参观。参观完清华校史馆,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受到了鼓舞!祝愿清华大学为国家的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学校的老师们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老师们参观了“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内中囊括书画、织绣、瓷器、家具、青铜器五个艺术门类,共计500余组件藏品。“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展示了一个时代的诗意图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收藏、展示和研究艺术品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文昌学校的老师们看到“清华简”文献时,对古代先贤和整理手札的学者教授们钦佩不已。博物馆通过生动的展览形式让大家感受了艺术之美。

部分老师参加了清华附中初一年级研学活动,收获颇丰。以下是中学英语林少述老师参观景泰蓝和科技馆研学活动感想:

“研学活动一直是北京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之一,旨在通过课外活动,课外参观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景泰蓝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之一,因其复杂的制作工艺,绚丽多彩的釉色,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和光滑细腻的表面而闻名于世。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并现场观摩到到景泰蓝的制作流程,包括裁料制胎、掐丝、粘丝、点蓝和烧蓝等步骤,直呼大开眼界。在最后的实践环节,学生还参与制作了一个自己的景泰蓝小物件,为此行留下了纪念。在科技馆,学生们看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科技实验设备。科技的奥妙,大大激发了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和研究的兴趣。期末已结束,假期即将开始,这样的研学活动给学生和我们实习老师带来了许多体验和感悟。”

 

712日下午四点,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在徐慧琳主任和韩文和副主任的带领下相聚食堂,一起包饺子。大家分工明确,通力合作,有的老师擀皮,有的老师包馅……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老师第一次学包饺子,感觉很新鲜。后来,老师们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非常有成就感!置身其中,每个人都有活干,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倍感我们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餐后,文昌学校的老师们到培训楼一楼举行联欢晚会。有手语表演有舞蹈有唱歌有书法展示有诵读古典诗词,形式多样地表现了我们文昌学校老师们的自信风采!老师们打着闪光灯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那一瞬间感觉我们真的是一家人,多么和谐,心灵相通。蓦然回首,文昌学校新教师培训学习已到尾声了,从南到北2800公里的旅程即将结束,等待我们的将会是新的开始,新的挑战。老师们此行不虚,收获满满,不仅获得了结业证书,更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今后,我们必将传承弘扬清华精神,开拓团结砥砺前行!